-
-
-
别了,我的德国博士!
我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在可靠性、维修性与可用性领域从事研发工作的专业人士,目前在一家初创企业担任总经理。
20年前,我跨入象牙塔,初识系统工程就让我受用至今,因而我总会站在可靠性、维修性与可用性等这些非功能特性的整体上来审视所要研究的问题。
-
昔日德国硕士,明日德国博士
曾几何时,本硕留学风靡大半个中国,更有甚者,国内没考好,国外镀个金,一致二年后,摇身一变,俨然以海归身份荣归故里。大家都知道,现在的海归硕士无异于鸡肋,高不成低不就,论含金量尚不如国内,论学制短平快不足以服众,论英语就算天天泡在国外回来依旧是哑巴英语。那些以教育商业化的国家在中国学生那里赚的盆满钵满,以至于中国学生到头来回国找工作一点便宜都没捞到,这里面的辛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。但是纵观各国留学,有一个国家当属另类,不收学费,含金量世界公认,那就是欧盟一哥——德国。学德语,过APS审核,过五关斩六将,层层淘汰,可谓经得千万刀修得真身来。就是这样一支德国硕士毕业的大军,如今也纷纷加入了申博的队伍。
-
耶鲁大学校长开学演讲 | 当世界身处一片火海,年轻人读书的意义何在?
“当世界身处一片火海(on fire),年轻人读书求学的意义何在?”
-
清北表现亮眼!2022 U.S. New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!(附:中文版排名)
2021已经接近尾声,10月26日四大排名之一的U.S.News在今日上演年度压轴大戏,奉上了2022年全球大学排名!
-
读博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?
一说起博士,我们就会想到学习好,再而想到学习时间长。
没有谁的成功是随随便便的,没有一个博士是不学习的。博士学位代表着什么?代表着一个人具备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或学力。
有的人入学一两年却已经达到博士毕业的标准,有的人穷尽多年的博士生涯上限仍然没有收获。在博士阶段,如何磨练能力或学力才真正获得这种“具备原创理论成果”呢?
-
留学必备-档案留存指南
随着海外留学的同学越来越多,大家在做出国前的准备时总会遇到一个问题。个人档案如何存放,这是一个棘手麻烦但是又不得不去面对的一个问题。
相比往年,因为疫情影响,今年留学生的档案存放问题出现了一些变更。今天就给大家说说留学生档案存放的相关事宜。
-
互鸽伤害导学双方,合理沟通才能解决问题!
近日,某“双一流”高校推免招生群内,负责推免招生的老师一再叮嘱要求“准推免生们”要遵守自己的承诺,一定要填报本校。可字里行间似乎不太对劲,后半段语气变得严厉起来。
-
21年狂揽20个诺奖,日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?
进入21世纪以来,日本几乎以每年获得1枚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速度,将曾经的诺奖大国——英国、德国、法国远远甩在身后,令国际社会惊羡不已。人们不禁要问,日本何以在21世纪初期出现诺贝尔奖井喷现象?
-
如何在厌学状态下继续学习
我很多年前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,并进入了竞争激烈的外科专业。之所以还能坚持学习,我坚信是系统性规划带给我的成果。仅仅依靠动机、灵感、精力充沛或其他任何短暂的情绪,那都无法维持和实现自己的目的。
-
博士生到底是科研工作者还是学生?
博士生的身份界定是一个系统工程,涉及到延迟退休政策、当下劳动力人口规模、博士点增设、博士生生活保障等各个方面,涉及人社、教育、人口等多个部门,值得系统性研究。
-